寻找高溢价 L1 代币:既能被你需要,也能为你生息
作者:sam.frax,Frax Finance Founder
编译:深潮TechFlow
最近关于如何评估不同加密资产的讨论很多,尤其是在 AI 和 memecoin 热潮的背景下,但我想解释一下评估最重要的大型加密资产的正确方法:L1 Token 与“类型 2”即 dapp/L2/“股权” Token。
L1 Token 有一种神秘的“L1 溢价”,至今尚未得到系统的解释。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投机性的庞氏骗局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L1 溢价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为根本。
L1 资产(如 ETH、SOL、NEAR、TRX 等)是一个链经济中的“主权稀缺资产”。它们成为该经济体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。其他项目会积累这些资产,利用它们构建基础设施/DeFi,并通过它们来激励流动性,使其在危机中成为避险资产。
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这些资产通过流动性提供、ICO、DeFi、空投和其他创新手段,向稀缺资产的持有者发放其他项目的 Token,从而成为“生息”资产。@DefiIgnas 对此有很好的解释:
L1 被视为生产型资产:你可以利用它们来获取生态系统的空投、通过质押获得奖励,并且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展,它们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。
此外,如果将持有 ETH、SOL、NEAR 等时获得的空投收益计算在内,这些资产的整体表现会优于单纯的现货价格。
在一个主权经济体(链)中,dapp Token 代表着人们在该经济中所创造的实际劳动和 GDP。稀缺的 L1 资产则通过人们在构建数字经济(链)中的劳动而获得收益。
这就是为什么“类型 2 Token”即 dapp/L2 Token 通常被比作“股权”,并通过市盈率 (P/E) 和贴现现金流 (DCF) 模型进行估值,而基本面分析师仍然对神秘的“L1 溢价”感到困惑。其实这并不一定是 L1 溢价,而是主权经济体资产的溢价。
很多人可能知道,我对像 @justindrake 这样的 ETH 意见领袖不太赞同,他们向市场传达信息,希望将 ETH 资产视为通过出售区块空间和数据块来进行市盈率估值的业务。他们正在把 $ETH 转变为“类型 2” Token,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(虽然我对此感到遗憾):
L2 Token 通常并不是其数字经济中的主权稀缺资产,尽管它们具备部分要素,如区块链和活跃的开发者及用户。它们属于“类型 2” Token,通常采用市盈率 (P/E) 和贴现现金流 (DCF) 模型进行估值。事实上,有些 L2 甚至没有自己的 Token,比如 @base。
$SOL 之所以表现出色,并不是因为 TVL(总锁定价值)增加或人们预期未来某个年份会有大量 SOL 被销毁或产生收入。尽管 $ETH 已经实现了数十亿的收入和销毁,但它的表现并不如 SOL。
$SOL 的上涨是因为 Solana 的主权经济体在流动性池、memecoin 交易和 DeFi 中需要它,你也需要它来参与 Solana 网络的运作。
人们积极地构建项目,将他们的劳动转化为 Token(作为类型 2 即 dapp/PE Token),以便为 $SOL 的持有者、质押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发放利息和奖励。而 ETH 的意见领袖正在尝试将 $ETH 转变为一种 DCF 股权 Token,除了通过以太坊基金会 (EF) 出售产品获得的现金流之外,几乎没有其他价值。
正如 @MustStopMurad 优雅地指出,最优秀的产品不需要依赖 Token,而最优秀的 Token 也不需要依赖产品。主权稀缺资产(类型 1/L1 Token)可以被视为 memecoin,这是一种严肃的 meme,不包含猫狗的图片(那些存在于数字国家中)。
@balajis 曾经详细探讨过网络国家的概念。这种 meme 的力量终于开始被人们理解。类型 1(L1)和类型 2(PE/股权/劳动/L2)Token 是完全不同的。社区可以将一种 Token 转变为另一种,但这需要很长时间。
最重要的是:gas 费用和质押安全性是技术信号,代表着对主权稀缺资产的社会共识,而不是自身就能带来巨大价值的特性。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一点,包括著名的 @danrobinson。
因此,这并不是所谓的“L1 溢价”,而是一种数字国家的主权资产,即类型 1 Token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最强大且专注于基本面的 meme,它没有搞笑的图片,但在经济上是真实的,并且在 meme 文化中极具影响力。我的观点是:Token 只有这两种类型。
下个月,@fraxfinance 将发布其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公告,即我们的《2030 愿景路线图》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如何将一种类型 2/L2/治理/PE Token 转变为主权资产。我预计许多“类型 2” Token 将以此作为指导,纷纷效仿。
(责任编辑:个股)
-
用户在哪里,我们的营销就要到那里。...[详细]
-
“垂直电商是骗局” 毕胜想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:乐淘成不了京东。...[详细]
-
摘要:也正因为知乎用户的构成结构,使其远离了互联网的“屌丝用户群”,具备了客观、理性、讨论的平台基因,让其在社交网络的舆论分布上了占据上游地位,其发声能够让人信服。...[详细]
-
被隐形降权,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经营初期,太多困惑,别人都把产品养肥了我才上架。...[详细]
-
德国法院驳回了阻止 Meta 使用 IG 和 Facebook 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的请求
“网络连接超时,请检查网络,稍后再试……”最近两天,分时租赁创业公司“友友用车”的用户被这句提示弄得很窝火。...[详细]
-
不仅如此,水货品牌已停止加盟。...[详细]
-
升级的战争:打压与卧底 相比之下,不得不承认,微信和今日头条和标题党、低质内容的竞争早领先一个时代。...[详细]
-
判断一个项目是否“死亡”必须谨慎,钛媒体研究院将“死亡”定义为已经彻底关闭的项目,不包含那些正在转型,或者濒临死亡以及被收购的项目。...[详细]
-
换句话说,能不能把一件事情产品化。...[详细]
-
链上 Meta 的短暂一生: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优雅退场” 7 个关键阶段
另外,多年来手游产品同质化严重,创新性不足,对用户吸引力越来越小,行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用户数量大突破。...[详细]